人物简介:刘康,出身重庆市,2012年6月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附属的重庆外国语学校,高考成绩600多分,虽超过了一本分数线,但因为向往早稻田大学,当年7月来日留学,就学于早稻田文化馆日本语科。9月进入名校志向塾,学习留考理科对策课程、理科国公立校内考特训课程、理科早稻田对策课程。2013年9月考取早稻田大学社会环境工学部。
为早大而来日本
刘康2012年6月高中毕业,7月就来日本留学了。他的目标很明确——奔着早稻田大学来的,在心中默默地立下了“非早稻田大学不读”的目标。他在国内就详细了解了早大的考试流程,但是具体怎么考,那是后来到名校志向塾后才知道的。
刘康是通过当地的中介机构重庆启德的介绍来到留学的——早稻田文化馆日本语科,来日本之前,他高中开始学日语,得益于学校丰富的外语学习资源,2011年就通过了N1考试。刚到语言学校,一下子就被分到大学进学高级班学习。
虽然日语基础不错,刘康来日本后发现要考大学,不仅仅需要日语能力,还需要综合知识,自己这方面还有欠缺,需要找到进学指导机构为自己引路,才能提高考名门大学的胜算。9月上旬的一天,经同学介绍,他上网查询找到名校志向塾,看到塾的进学实绩,一下子就心动了,当天就来塾咨询。当时就报名了11月留考理科对策课程。
后来名校志向塾的老师到早稻田文化馆开进学说明会,学校的老师让他也去听一听,给周围的同学说一下在塾的学习感受。
压力是好的动力
在名校志向塾,一下子就找到了学习的节奏感。刘康很喜欢刘宇老师的教学课,言简意赅,容易理解。她课下也常和刘老师交流题目,他说,刘老师是非常热心的老师,后来考早稻田大学的时候,刘老师还提醒他要及时进行面试练习。
刘康坦言在塾里听化学课感觉很迷茫,因为很多物质名词都不认识,从这里他看到了差距,他意识到:理科生在日本考大学要重新学习很多东西。要在留考中考出好成绩,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。
刘康每天上午在语言学校上课,下午在自习室自学,周末到塾里强化学习进学课程,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。“来到日本之后,感觉压力是好的动力。当初的目标——考早大,让我不断向前。”
在当年的11月留考中,刘康考出了602分的成绩,但是报考东京工业大学落榜了,他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一是成绩不够高,二是特别不自信,在考试中一遇到难题,就想放弃了。没考上,也是理所当然的。而且自己对于微积分和行列等数学知识还没充分理解,也缺乏大量做题的经验。
2013年,刘康重振旗鼓准备应考留学试验,他重新练习上一年在塾得到的题目和留考的过去问,也练习日本的Center考试的题目,天天反复做题。刘康是个自制能力很强的人,他说:“我觉得理科生应该做大量的题来找感觉。我大多数时间都在自习室、图书馆学习。因为如果在家里会感觉比较舒服,娱乐工具多,容易受到诱惑。所以我把学习都调整到了外头。”
为了冲刺早稻田大学,刘康报了塾的早稻田课程。“早大课程对我考早大很有帮助,让我知道了具体的模式、出题方式、方向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。后来在早大的校内考中遇到以往没有出现过的行列知识,恰好塾里老师推荐的参考书里有行列的题目,十分幸运我把这道难题做出来了。”
刘康报考了早大的两个学部——理工学部和教育学部理学科地球科学,原因只有一个:非常想上早大,所以多报了一个专业,考起来安心,毕竟早大考试一年只有一次。
早大的面试是在9月20日,主考官是三位教授。刘康事先对老师的名字、研究方向都有了详细的了解。一见到三位教授,他就能把名字和形象对上号。让他意外地是,面试的气氛异常轻松,在面试中有位教授打趣似地问了一个比较让他意外的问题:“父亲一月工资多少?”另外两位教授则笑着制止。刘康灵机一动把话题岔开,回答道:“我家里,母亲的工资比父亲高。”三位教授闻此言,又相视而笑。“我内心紧张,笑容可能是僵硬的,而三位老师笑得很开心。”
此外,面试时理所当然也被问到与环境工学专业有关的问题,刘康从四川大地震谈起,当时灾区建筑物受到很大的破坏。而来到东京,看到如此发达的地下交通网络,竟然丝毫不受大地震影响,而且城市的地下深坑作业让人惊叹,值得中国学习。
早大的两个专业,刘康都顺利过关了。他终选择的还是环境工学,相当于中国的土木工学。刘康一直对建筑很感兴趣,为何选择的不是建筑设计,而是环境工学?他十分理性地说,自己不擅长画画,侧重于计算。希望将来进入大学院时,主攻建筑结构专业。
曾寄宿在日本人家庭
在来日本留学之前,刘康就曾来过日本一次。2011年,重庆市政府组织学生友好访问团访日,从重庆外国语学校选拔两名学生担任翻译,日语拔尖的刘康就是其中一位。“在东京停留半个月,中日友好会馆的老师每天带我们到外游览,几乎把东京游览了80%。到京都时,寄宿在日本人家庭几天,这是难得的相互交流。这家人的父亲是京都府立医学院的教授,是呼吸外科的医生,一家人都对我很好,洗澡都是让我先洗,晚上他们开车带我到京都山上看夜景。这家的母亲每天问我想吃什么……”当时的日本就给刘康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,他用日语和寄宿家庭交流,有不懂的日语就及时请教。直到现在他还与寄宿家庭的两个儿子保持联系,希望不久能抽时间去京都拜访寄宿家庭。
成功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,刘康的秘诀就是:来到日本,不忘初的目标,一旦忘记,就会迷失,一直努力直到目标实现为止。